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傳奇天門山
八仙塞天門眼
天門洞右側(cè)有一個石柱,它的形狀酷似一位貼著絕壁站立的老人,這就是鬼谷先師的化身石。
傳說八仙在天門山云游的時候,覺得天門洞走露了天地靈氣,此地出不了大人物,所以決定把它堵上。大家各顯神通,合力將一塊大石推向天門洞,眼見那塊巨石飄悠悠地嵌向洞口,將要密合的時候,卻忽然定在了半空,無論眾人怎樣發(fā)力,那石頭也不動分毫。大家正奇怪,巨石卻飛騰而起,直落到山腳之下。八仙朝天門洞口一望,見鬼谷先師正捋著胡子微笑。這時,鬼谷先師開口說話了:“眾位仙友,你們游歷凡間,何曾見過這樣接地通天的所在?這天門洞拔地依天,和合陰陽,正是一處為天地守神的絕妙門戶,仙風(fēng)激蕩,有利民生啊。各位要堵上這天地之門,豈不是與天意相違背了嗎?”八仙頓時領(lǐng)悟,于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可是鬼谷先師多了個心眼,怕其他的神仙云游至此的時候動了和八仙一樣的心思,于是脫了一竅化身為石,永遠(yuǎn)鎮(zhèn)守天門洞。
易嘉德天門洞遇仙
清光緒《永定縣鄉(xiāng)土志》上有載,很久以前,有一天,有一個孩童在天門洞口玩耍,玩累了就靠著洞口的石壁邊躺著休息。忽然,他覺得自己被一團云彩托起,慢慢往上升,升到了一個地方,一下子就停住了。只見一個白胡子老叟正在整理棋局,見到他出現(xiàn)也不奇怪,隨手拈起一個白玉棋子就塞到了他的手里,然后朝他揮了一把手,他就一下子又回到了原來躺臥的地方。如果不是那顆棋子還真真切切的握在手里,晶瑩剔透,留有余溫,就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小孩童就攥著這顆棋子回家了,回家后才發(fā)現(xiàn)與他出來玩耍的日子已經(jīng)過了三日。這個孩童就是易嘉德,大家也都叫他云童。后來他大了些,就跑去山上去學(xué)仙術(shù),學(xué)成后下山來,便變得非常好酒,幾乎每日必要爛醉一場。有時候,他在市井中游蕩,碰到一些人偶爾問及個人隱私,災(zāi)禍運道方面的事,他一般都不多言。而一旦開口,便每言必中,奇準(zhǔn)無比。見過的人都驚呼他為天仙,后來便不見蹤跡了。是去云游四方,或隱居了山野,還是真的得到成仙了,卻無人得知。
仙人峰
仙人峰在當(dāng)?shù)氐膫髡f中,是七仙女的化身。在我們天門山腳下,有個歷史悠久的村莊,叫做董家村,那里就是“天仙配”里董永的家鄉(xiāng)。孝順善良的董永感動了天上的七仙女,兩人結(jié)為夫妻,不久又被狠心的玉皇大帝拆散,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有情有意的七仙女人回到了天宮,卻在凡間悄悄留下了自己的化身,變?yōu)橄扇朔迮惆橹?,保佑著董家村?br/>
王靈官守山門
相傳,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做皇帝之前,曾經(jīng)十分落魄,到處漂泊,四海為家。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他為了能夠生存下來,就在天門山上的天門山寺出家當(dāng)了和尚。
做和尚每日都有齋飯供應(yīng),但是但凡一般的小弟子每天都必須完成住持僧分配下來的任務(wù)。而那時住持僧分配給朱元璋的任務(wù),就是天天要打掃一間最大的廟堂,還有要給所有的菩薩洗個澡,要洗的干干凈凈才行。每當(dāng)住持僧在家的時候,朱元璋就十分老實,乖乖的打掃干凈廟堂,然后挨個兒給菩薩們洗澡,把菩薩們一個個都擦的光鮮鮮的。而每當(dāng)住持外出了的時候,他就開始偷起懶來了!他先把廟堂打掃干凈,完后就拿著一把大掃帚把菩薩們一個個都趕到祖師洞下面的水潭邊,讓他們自己洗澡。菩薩們知道是朱元璋,都不敢怠慢,一個個都非常聽話的到潭邊把自己洗了個干凈,然后回到大殿里各歸各位。只有王靈官最調(diào)皮了,他就是不聽話。每次趕他去洗澡的時候,他都要慢悠悠的走,磨蹭了半天,還牢騷滿腹,有時候還不肯去洗。一次,王靈官的性子又來了,朱元璋把他拖到山門前的時候,他就干脆一屁股坐在了門檻上,說什么也不肯走了。朱元璋大怒,一把抓住他的衣領(lǐng)就把他摜在了地上,怒氣沖沖的沖他嚷道,“好,王靈官,叫你走你倒偏不走,那你就一輩子都呆在這兒守山門吧!”說罷,朱元璋便轉(zhuǎn)身拂袖而去。眾所周知,朱元璋他是真命天子啊,他的話可是百應(yīng)百靈的。
于是,從那以后,王靈官就真的一輩子都給天門山寺把守山門了。
野拂顯武功
明末清初,李自成因不滿當(dāng)朝統(tǒng)治,招兵買馬,欲推翻其政權(quán)而自立為王,抗清運動轟轟烈烈的進(jìn)行一段時期,最后仍以失敗告終。李自成倉皇而逃,帶著心愛的部將李過和一些部下隱居在了湖南省石門縣的夾山寺中。
到清順治年間,一直做住持的李自成圓寂了。按道理,本應(yīng)該是李過承其衣缽的,可是李過另有打算。他一直聽說大庸有座天門山,山上也有寺廟,且風(fēng)景秀麗,更適于隱居生活,便帶著自愿同行的幾個弟子去天門山上當(dāng)了住持和尚,法號野拂。隨著天門山寺香火日益鼎盛,名聲日漸散開,本來隱瞞了身份的李過漸漸難掩其蹤。
有一天,野拂正在寺廟中盤腿清休,靜心練功,聽到門口有一幫家伙正在吵吵鬧鬧,且點名說要見自己,正欲闖進(jìn)寺門。早練就了聽風(fēng)辨色之技的野拂依舊閉目養(yǎng)神,不用看也知道是一幫彪形大漢,虎虎生風(fēng)的走來。大漢各個體形高大,身板結(jié)實,光聞其在地上行走那份輕勁兒便知都是幾個不賴的練家子。
幾個弟子在外阻擋,眼看就要攔不住了,野拂一個翻身便翩然而出。野拂笑吟吟的望著這些漢子,默然不語,一時倒把他們都給鎮(zhèn)住了。為首的那個漢子看來是領(lǐng)頭大哥,壯了壯膽,舉起一把青虎彎月大刀,開口問到:“你就是野拂?”野拂微微點了點頭。只見那漢子一時來了底氣,朝野拂吼道:“好,老子和哥幾個千里迢迢來會你一面,你先弄些好酒好肉來,讓哥幾個解個饞蟲再說?!?野拂哈哈一笑,“這個好說,我給你們弄桌飯來就是。”
說罷,野拂讓弟子從里屋抬了一籮筐谷子,擺在了自己面前,只見野拂雙手灌足真氣,五指并攏,噌噌噌的往谷子中來回插了數(shù)十下,只見空中一陣金黃色的花雨舞動,霎時谷殼鋪了一地,而只余筐中一堆白花花的大米。接著只見野拂往筐邊輕輕一拈,需要兩個大弟子抬的大米,他便輕而易舉的拎到了廚房。
廚房灶門前擺著幾個大茶樹蔸子,茶樹蔸比一般的木硬,弟子平時都用大斧子劈開,野拂一手兩個茶樹蔸子,拎到了大院,一個個豎直插在了面前。只見其雙掌一揮,噼噼啪啪一陣響聲,茶樹蔸子就已經(jīng)變成勻稱的小木塊散在了地上。野拂一卷雙袖,木塊便整整齊齊碼在了一邊。又一揮大袖,幾個小點射出,那些莽漢一個個就撲通撲通跪了一地,原來是被茶樹碎木片點了膝蓋穴道,靴中所藏的匕首紛紛彈向空中,正好打中了從他們頭頂飛過的幾只大雁,撲楞撲楞掉了下來。
野拂輕輕地拍了拍手,笑道,“出家人不動腥葷,諸位請自己動手吧!”而那些莽漢一個個早已嚇的目瞪口呆,連屁滾尿流逃跑的力氣也沒有了。大家傻傻的對望了一秒鐘,便一個個磕頭如搗蒜的大呼饒命,并異口同聲請求削發(fā)為僧,拜野拂為師,留在其身邊學(xué)習(xí)武功。
原來他們竟是朝廷得到風(fēng)聲,派來加害野拂的密探。朝廷欲斬草除其根,不料派來的人竟被野拂的神功嚇住,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八仙遺座
在天門山頂上,有一塊天然的巨石,酷似一把龐大的石椅,這塊巨石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神仙坐。為什么要叫神仙坐呢?原來這里曾是八仙游歷過的地方,傳說這八位仙人從櫻桃灣走到此地,看到遠(yuǎn)處是青山疊翠,眼前有奇花異石,頓時被這美景給吸引住了。鐵拐李看到大家駐足觀景,流連忘返,干脆舉起手中的鐵拐,朝路邊的一塊巨石一擊,巨石在仙術(shù)的點化下立刻變成了一把碩大的石椅,于是八仙紛紛在石椅上坐下來,細(xì)細(xì)欣賞這人間仙境的美景。這塊被八仙點化過的巨石,也就因此得名“神仙坐”了。
祖師巖腳跡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天,玄武祖師爺興致十分高昂,就跑到七星山去找其他菩薩下棋。那天對弈十分激烈,許久都未分出勝負(fù)。祖師爺一看急了,這天都快黑了,怎么還沒戰(zhàn)出個結(jié)果來呢?他們下棋訂的是“贏者上,輸者下”的規(guī)矩,直到在場的每個人都上場下了盤棋,最后那盤的贏家才是真正的贏家。而正巧當(dāng)天這最后一盤,就是由祖師爺和另外一位棋藝也蠻高超的菩薩對弈。正所謂棋逢對手,廝殺的是難分難解啊!其他看場的菩薩見天黑拉都紛紛散場說不下了,明天再來。祖師爺就是不肯罷手,這盤棋幾乎都成了經(jīng)典的殘局了。正在這時,對弈菩薩的小童來請菩薩回去,說有要事急著要辦。菩薩不能不走,祖師爺卻拖著不肯走,那菩薩沒法,只好一揮衣袖,拂亂了那盤殘局,說:“你要是不愿承認(rèn)這是個平局,那就算你贏好拉。我真的有事,反正我得走了?!闭f罷,起身就走。祖師爺沒有戰(zhàn)完最后那局棋,也就不算他贏拉,所以心頭甚覺郁悶。想想就去天門山上溜溜,散散心吧!
想完祖師爺就朝天門山走去,一邊走,一邊還在揣摩著那盤殘局。他從天門山南麓上山,途中要經(jīng)過一個叫馬鬃嶺的地方。那地方中間有一道很寬的峽谷,一般行人都繞道而行,因為一直想著那盤棋,祖師爺走到谷口了,也沒注意。突然,他感覺自己好像一腳懸空,迎面一陣陣陰風(fēng)撲來,寒氣逼人,那種涼涼的感覺,讓他突然一個機靈。因為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悶氣,正好無處發(fā)泄,他便借勢往前狠狠的一躍。祖師爺這一躍可是非同小可的,那力度真不小,最后重重的落在了嶺上一塊約四平方米的石板上,當(dāng)時就震的地動山搖。
傳說中祖師爺身材魁梧,體形高大,腳板也是驚人的大。結(jié)果就在石板上留下了一雙深數(shù)公分,長一米左右,寬約五十公分的大腳印兒。因了這個傳說,人們就管它叫祖師巖腳跡。
田僮天門眼遇仙
相傳在乾隆年間,發(fā)生了這么一個奇聞。當(dāng)時,在天門山下天門郡中住著一位田姓的秀才,在身邊伴養(yǎng)了一個書童,大家都叫他田僮。田僮那年十七歲,生性有些愚鈍,卻又向來比較頑劣,很愛玩。
有一次早上,他上山到天門山寺去上香,一去當(dāng)天就沒有回來,直到三天以后才遲遲歸來。田秀才十分奇怪,便輕言責(zé)其太過貪玩了,才會這么晚才回來。田僮滿臉委屈地望著主人,說:“我不是貪玩,我也真的沒有貪玩,我在山上遇到了些非常奇怪的事情,所以現(xiàn)在才得下山來。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耽擱了那么久?!碧镄悴挪幌嘈?,說,“你小小年紀(jì),貪玩不說,還撒謊騙人!我平時是怎么教導(dǎo)你的呀!人家上山怎么就沒遇到什么奇怪的事,還一耽擱就是好幾天?”
田僮伏地就拜,對主人說:“主人,我怎么敢騙您呢?您聽我給您講講啊!雖然我平時貪玩了點,可這次真的沒有,確實是碰到了些奇怪的事?!比缓螅镔拙烷_始給田秀才講他在山上遇到的奇怪事。
那天,他上山后,一口氣就到了通天大道那兒,然后爬上了洞口。正準(zhǔn)備穿過天門眼繼續(xù)上山的當(dāng)兒,突然覺得腳下一陣酸痛,人也有些乏了,就打算找塊石頭坐下來歇會兒。這時,恍恍惚惚中,好像有團云氣在周圍升騰,而自己也隨著這股云氣飄飛起來了。在云氣中隱約可以看見一面墻壁,墻壁上有個洞,那洞口就象一個大貝殼對開似的,仿佛對著自己迎來。他就不自覺的走進(jìn)了那個山洞,洞中有一個大石桌,周圍散著幾把小石凳。石桌光平如幾,上面還刻了一個棋盤,有幾個零星的棋子散在上面,象是剛剛下完了一盤棋。棋盤中間還扔著六個銅錢,他定睛一瞧,正是現(xiàn)在世人所用的錢幣――乾隆通寶。他剛想拿起一枚銅錢來細(xì)看,就在這時,一個身著古代衣冠模樣的人出現(xiàn)了,也不知道他是突然從哪里冒出來的,一派仙風(fēng)道骨的樣子。那人開口就對自己叱責(zé)道:“這里豈是你的久留之地?”說完后就推了自己一把,然后就感覺好像真的掉下來了,可就像踩在了棉絮上一樣,一點傷也沒受。抬頭看了看太陽,還是自己在洞口休息時的晌午時間,就覺得非常奇怪。于是,香也沒去上,就沿自己來時的原路又下山了。下山的時候,就覺得肚子特別的餓,才上去小半天的樣子,也不知怎么搞的。便拿出隨身帶的烙餅邊走邊吃。回家了才知道離自己上山的日子都過了好幾天了,可是掐指算算,自己從早上出發(fā)到下午回來,頂多也就一天不到的樣子呀!
聽完田僮的講述,看他不像說謊的樣子,眾人對其遇仙一事也都咂咂稱奇。
櫻桃灣
天門山山頂有一處廣場被稱為櫻桃灣廣場,那里是天門山頂三大景區(qū)的交匯處,但它為什么要被叫做“櫻桃灣”呢?原來,在這個廣場的四周,有眾多的野生櫻桃樹,至于這個名字的來歷,還得從八仙在天門山游歷的傳說說起。
相傳八仙云游到此地的時候,正是櫻桃成熟季節(jié),舉目青天白云,山巒疊翠,滿眼的櫻桃鮮紅,八仙不由得互相招呼著坐下來欣賞這人間仙境的美景。藍(lán)采和摘了顆櫻桃放入口中,感到甘甜怡人,于是隨口贊嘆說:“好,好櫻桃,好一處櫻桃灣啊?!?br/>
八仙云游,畢竟不能在我們天門山久留,但是這個傳說卻流傳到了今天,這一片櫻桃林也就有了“櫻桃灣”這個名字。
秦始皇趕山填海
天門山東南方有四十八座馬頭山,相傳是秦始皇趕山填海時座下的四十八匹天馬的化身。傳說秦始皇在位的時候,有一次到蜀地,也就是現(xiàn)在的四川一帶去巡視,他看到大片的山脈,忽然突發(fā)奇想:“我要是將這里的山分出一部分,填平東海,我的疆域不就又?jǐn)U大了嗎?”于是,秦始皇揮起神鞭,將峨眉山從金頂向下一劈兩半,隨后駕起天馬,沿著蜀道就將山向東海趕去。那個時候,我們張家界地區(qū)還是一片平原,秦始皇將山趕到這里,感覺有點累了,就停車小憩。由于他趕山的動靜太大了,早驚動了東海的龍女,龍女當(dāng)然不肯讓他趕山填海,搶奪自己的地盤,現(xiàn)在看他睡了,于是趁機偷走了那根神鞭。鞭子不見了,山自然也就沒法趕了,于是這片從蜀地趕來的山也就只好長久地留在這里,變成了武陵山脈。當(dāng)初劈開的半個金頂,也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的云夢仙頂。
袁公盜天書
天門山上有塊地方,那里幾乎每塊石頭上都帶著奇特的天然裂紋,橫、豎、撇、捺、彎、勾,一個個酷似我們常用的漢字筆畫,這里面有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傳說每年,天上的西王母都要舉辦瑤池盛會,各路神仙匯聚一堂,玉皇大帝自然也要前去湊熱鬧。有這么一年,玉帝又帶著凌霄寶殿上的諸位神仙前去赴會,只留下了負(fù)責(zé)看管“天書閣”的袁公。臨走的時候,太上老君反復(fù)囑咐袁公,“天書閣”里收藏的都是天界的至寶仙書,一定要小心看管。
其實,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倒勾起了袁公的好奇心,他心里想:“都說這仙書是無價之寶,我兢兢業(yè)業(yè)守了這么多年,自己卻翻都沒翻過。難道我就看不得兩眼?”
等玉帝帶著各位神仙駕云遠(yuǎn)去,這袁公終于忍不住了,他溜進(jìn)天書閣,打開柜子取出仙書就看了起來。原來這仙書是108冊囊括了天文地理、陰陽五行、世間萬事至理的如意寶冊,袁公越讀,越感覺自己受益無窮。他讀了幾冊之后,忽然覺得這樣的仙書留在天庭,只是讓那些已經(jīng)入了仙班的神仙們來閱讀,真是一種浪費,如果把這些仙書的內(nèi)容傳給下界,該幫助多少受苦的凡人啊!
袁公有了這個念頭,就開始行動了。那時候天門山還叫做云夢山,因為這里接地通天、風(fēng)景秀美,加上常年云霧繚繞,所以不光凡人可以到此,就是神仙們也常來游玩。袁公背起柜子就來到了云夢山,想把這些仙書都刻在山上??墒沁@仙書到底刻在哪里才好呢?如果隨隨便便刻下來,就違背了仙界度化凡人的規(guī)矩,于是袁公決定把這108冊仙書刻在懸崖之上的白云洞里,就等待有緣之人了。
袁公這邊刻得起勁的時候,玉帝率眾位神仙回了天庭。一見袁公不見了,玉帝就暗叫不好,再看天書閣里面,果然是人去樓空。玉帝大怒,讓千里眼和順風(fēng)耳四處察看,發(fā)現(xiàn)袁公正在云夢山刻寫仙書呢。玉帝立刻命令雷公電母把袁公緝拿回天界。
雷公電母趕到云夢山,袁公的仙書也刻得差不多了。雷公電母不由分說,對著刻好仙書的白云洞就是一陣電閃雷鳴,剎那間就將白云洞炸了個通透。那些帶著仙書的石壁也被炸成了碎石,四處飛濺,散落在這里。
袁公被押回天庭,玉帝認(rèn)為他犯下了泄漏天書的重罪,要狠狠地處罰。幸虧太上老君求情,說袁公雖然盜取天書,但不是為了私心,而是意圖普度眾生,請玉帝開恩。玉帝也覺得太上老君講得有道理,不過罪過難容,于是罰袁公留在凡間,面對著云夢山面壁思過。
從此,天門山上就留下了傳說中藏天書的柜子的金柜峰和金柜峰旁邊的山頭,也就是袁公的化身的“老道峰”;原來的白云洞也因為刻寫了天書被炸穿,變成了現(xiàn)在的“小天門”;而在仙境奇石景觀帶隨處可見的就是白云洞里炸飛的刻有天書的石頭。其中有一塊,字跡最為清楚、明顯,從左往右細(xì)看可以分辨出來這三個字依次是“天”、“門”、“山”,這就是大家所稱的“天書石”。在天門山上,有一塊這樣的奇石,以天然形成的方式標(biāo)示著天門山的名字,真算得上是一件奇巧無比的事情了。
綠毛魚
明弘治《岳州府志》:“天門靈泉,在天門山頂,泉中魚生綠毛。載《天門賦》,晉周樸有詩?!?br/>
米猴
天門山有一種珍稀的猴類-米猴,民國的《大庸史稿》里記載說此猴又叫哈叭猴,伶俐異常,體形小巧,只有三、四寸高,可以藏在人的衣袖里。
1983年,當(dāng)時天門山林場的工人無意中捕到了一只,關(guān)在籠子里,結(jié)果這只米猴性子非常暴烈,自從被關(guān)起來之后就絕食抗議,雙眼流淚,工人看了心里十分得了不忍,結(jié)果就把它放回了山野。從那之后,雖然還有人偶爾能在林子里看到米猴,但是再也沒有人逮到過它們了。
高遠(yuǎn)神鐘
關(guān)于高遠(yuǎn)神鐘的傳說,在清同治《續(xù)修永定縣志》上有過記載。很早以前,在現(xiàn)在的天門山寺原址處,修建有一座廟堂。廟堂設(shè)置簡單,但采用的是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廟中央懸掛了一口碩大的古鐘。
有一次,因為廟里做飯的小師傅一時疏忽,釀成了一場大火,把整個寺廟都給燒掉了,只剩下斷壁殘垣和那口古鐘。因為寺廟被毀,僧人們都無處棲身,只好四?;?,籌錢重修寺廟。但化緣修寺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為了怕那口大古鐘被鄰近的鄉(xiāng)人或好事之徒給偷走了,師傅們經(jīng)商量后,一致同意把古鐘埋在寺廟舊址的地下。于是,大家在被燒毀了的廟堂中央挖了一個深三尺三,長三尺三,寬三尺三的大坑,把古鐘深埋在了里面。
古鐘埋好后,師傅們就放心地去籌集重修寺廟的銀兩了。可是打這以后,經(jīng)過山上的人,都可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寺廟的方向傳來一陣陣悠遠(yuǎn)卻又清晰可辨的鐘聲。有心的人數(shù)過,每次鐘響都是一百零八下??墒堑热藗兿蜱婙Q的方向靠近時,鐘聲就停了。一次,有一個當(dāng)?shù)氐牟伤幦瞬伤幫須w的途中聽到了這陣鐘聲,便發(fā)誓一定要找到這口大鐘。他默默記下了鐘響的方位,可是等他第二天再上山尋找的時候,卻什么也沒有找到。他怎么也不甘心,就又到夜晚去聽鐘聲,再去找鐘響所在地。如此反復(fù)幾次,他卻怎么樣找也沒找著這口大鐘的位置所在,最后只好放棄了。山下聽過這陣鐘鳴的村民們,都管這口大古鐘叫做高遠(yuǎn)神鐘。
很多年以后,再在遺址上重修寺廟的時候,已經(jīng)找不到那口大鐘了。
野人
天門山還曾經(jīng)捕獲過野人,《梁書》上有載:“梁元帝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十二月,天門山獲野人,三日死?!?br/>
據(jù)住在天門山山腳下當(dāng)?shù)卮迕裰虚L一輩的形容,那野人渾身棕黃色的長毛,頭發(fā)蓋臉,也許是因為長期缺乏營養(yǎng)的緣故,頭發(fā)是灰白的。赤腳行走,但并非一直直立的,基本上和猿猴的爬行方式比較接近,但是又比猿猴長得更和人相似。抓住他的時候,他拼命的掙扎著,嘴里還一直發(fā)出那種嗚嗚地叫聲。而周圍似乎還有呲呲呼應(yīng)的聲音。
后來逮著的人,為他把毛發(fā)都剃干凈了,還給他洗了個澡。不能放開他,就只好把他關(guān)在籠子里了。想把他調(diào)教出來,讓他漸漸成為真正的人??墒撬诨\子里,就像猴子一樣敏捷的到處亂竄,給他吃人同樣吃的東西,可是他怎么樣也不吃,只是不斷的發(fā)出哀鳴,三天后就死了。
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的時候,聽在天門山頂負(fù)責(zé)看守林場的工人說,每每大雪封山時,他們在林場中巡視,偶爾就可以看到紅色的身影飛竄,還可以看到山上的雪地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野獸蹄印,那些蹄印就好像倒著寫的“品”字,雖然淺,卻清晰可辨,且很大,有的蹄印甚至有小碗大小。他們說這種獸也許就是傳說中的食人獸犼,所以一般都不敢單獨行動。但因為還從來沒有人逮到過,所以不能加以證實。
而據(jù)清同治《續(xù)修永定縣志》上載:“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邑南有異獸,大如牛,尾似團扇,口闊,徑直如盆,周身紅毛,長數(shù)尺,噬人及諸惡獸,或以為犼云?!?br/>
這樣對比來看,倒還真是像傳說中的犼。
鬼車
大庸的諸多奇物傳說中,有一種很奇特的獸,叫鬼車,俗稱九頭鳥。說它是鳥,它卻有著九個腦袋;說它是獸,它除開有個古怪的獸名叫鬼車外,又看不出它其他地方哪里像只野獸。
在《續(xù)修永定縣志》中,引用了《齊東野語》有云:邑南有“鬼車,俗稱九頭鳥,陸長源《辨疑志》又命渠逸鳥……”
這種鳥,耳朵大大的,圓圓的,象兩只大簸箕一樣罩在了身子兩邊。環(huán)繞著身子的,是像八爪章魚一樣伸出的肢。章魚還只有八個爪子,但它卻伸出了十個長肢,有九個長肢上長著腦袋,和一般鳥類一樣,有著長長的尖尖的鳥喙,奇怪的是,其中一個長肢卻獨獨沒有腦袋,而是滲著點點滴滴的鮮血。大鳥的每個長肢上都生有一對翅膀,當(dāng)它飛起來的時候,十八只翅膀就競相爭斗,都想派上用場,都想讓身子飛起來。就好像人如果有了十一個指頭,那一個多余的本來是派不上用場的,可又會無意識的被動用,于是便會和其它手指打起來。結(jié)果起飛的時候每次必定有翅膀要受傷,要被折斷??墒沁@種情形還是會一直持續(xù)下去,直到新的翅膀長起來,再辛苦的飛,再十八翼競技,又有翅膀受傷、折損,就這么周而復(fù)始的循環(huán)著。
有人說,這是一種終身涅磐的動物,短短的生命里就一直在尋求解脫,一直在開始新的生命,一直在痛苦,又一直受著折磨卻又抱著希望。
巨蟒食人
因天門山其名,大庸古稱天門郡。清同治年間的《續(xù)修永定縣志》中有一段,引用了西晉張華的《博物志》,有云“天門郡有幽山峻谷,而其土人有從下經(jīng)過者,忽然(一物)踴出林表,狀如飛仙,遂絕跡。年終如此甚數(shù),遂名此處為仙谷……”這里講的就是天門郡所管轄的天門山中的深谷。
天門山得天時地利,上有高峰峻嶺,下有密洞幽谷,常有村民上山砍柴伐木,汲水采藥。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天,有一個當(dāng)?shù)厝舜蛏铰飞献哌^,在經(jīng)過一處深谷的時候,忽然只見一物突的一下從林間竄出,唰的就從眼前晃過去了,就好像飄忽的仙子一樣,在他還沒來得及反應(yīng)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不見了蹤跡。他回去就向鄉(xiāng)親們說了這件奇怪的事。人們便大肆宣揚,奔走相告,添油加醋的讓那個深谷和那飄飛的東西都變得更加神乎其神的了。后來,又有很多村民打深谷那經(jīng)過,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大家回去后就紛紛議論,都說這里肯定藏有仙人隱居,并有神物庇佑。于是,人們就把那位當(dāng)?shù)厝私?jīng)過的深谷尊稱為仙谷。既然是仙谷,就有許多妄想成仙或想借仙地靈氣以求多福多富的人紛紛慕名前來祈福、修道,仙谷更是一時之間名聲大噪。那些好道的都紛紛跑到仙谷中去洗澡沐浴,認(rèn)為這樣一定可以得道成仙,飛升上天,而最后一個個也真的都在仙谷中消失了,從沒有見人回來過。
有經(jīng)驗豐富的前輩人,就懷疑這谷中必定是有妖孽在作怪。于是,他帶上了一只獵狗和一把粗麻繩到了仙谷邊。他用麻繩綁在谷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抱著那只狗就下到了谷底。剛下到谷底,他就把帶來的那只狗給放了出去,狗“汪汪汪”的一陣狂吠,停在他面前不遠(yuǎn)處怎么也不肯前行了。正當(dāng)他摒住呼吸的時候,突然一陣陰風(fēng)襲來,還夾著一股讓人作嘔的腥臭之氣,只見一團黑色的東西嘩的掃了過去,讓人不寒而栗,可是還沒有待他回過神來,看清楚那怪物的模樣,風(fēng)聲就已經(jīng)靜下來了,狗也不見了,看來是被那怪物卷走了。他根據(jù)那身形、味道猜測,估計是一條百年巨蟒,恐怕不容易對付,于是趕緊又攀回了深谷上邊。一回到鄉(xiāng)里,他就召集了幾十個人,每人都背上了一把弓箭,還拿上了一把鋒利的鐮刀來到了谷邊。他帶領(lǐng)著眾人把谷邊生長多年的長草都割掉,直到谷口形成一個光禿禿的大圈。然后他吩咐眾人在谷邊嚴(yán)陣以待,他便到山頂上去觀望。只見一個巨大的黑色東西,長達(dá)數(shù)十丈,粗粗的身子可以把人都掩住,眼睛散發(fā)著森森的幽光,一看就知道這只龐然大物是條巨蟒。巨蟒盤踞在谷底,閑閑的吐著長長的芯子,開口逾丈。漸漸的巨蟒躁動不安起來,身子慢慢的蠕動,芯子吐的更厲害了。在它的周圍,白骨堆成了座小山包似的,一看就是被它所害的人畜。
那人下了山頂,便指揮大家把深谷團團圍住,紛紛搭弓射箭,把巨蟒射殺在深谷中。中箭的巨蟒在血泊中狂亂地掙扎了一會兒,腥臭的血氣布滿了整個山谷,很久都未能消除。
食人巨蟒一被除去,此地才又變得安穩(wěn)無患了,村民、路人也沒有再失蹤過。
蜈蚣巖
天門山北麓有個老道灣,老道灣是因老道峰而得名的。從天門山的北麓上天門山,途中會碰到一塊巨大的巖石,至今那巖石上還留有三條兩米多長的鉆槽,現(xiàn)在路人每每經(jīng)過那里,都還可以看到。而那塊巨石則被稱為蜈蚣巖。
蜈蚣巖名字的由來有個傳說。相傳,在遠(yuǎn)古的時候,天門山北麓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落。村民們男耕女織,恩恩愛愛,整個村莊的日子都過的和和美美的。村民們常常沿著老道灣上山,去山上砍柴,去靈泉汲水,去天門山寺祈福。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在沿老道灣上山的途中,村民??恐_的那塊大巖石上,就坐著一位十分美麗動人的女子,村民們也不知道這是誰家的閨女。樸實的村民們每每路過這里,見到的人總會很老實的把自己的干糧給這女子吃,還很關(guān)切的問要不要帶她下山。這女子也不說話,只是慢慢的兩眼就開始放光。被她這樣看過的人們往往九死一生,體力差的當(dāng)場身亡,身強體壯的,回家也是大病一場,挺不了幾天就死了。村民都說老道灣上有妖精,從此,都不敢從北麓上山了。要砍柴、汲水什么的都繞南麓而行,十分不便。而北麓從此變得林莽山惡,路斷人稀了。
當(dāng)時,鄰村有一位曾上道山拜師學(xué)過藝的巖匠,年紀(jì)雖輕,道法卻十分高強。他聽說了這事,就偏不信這個邪。他向村民打聽了妖女一般不怎么出現(xiàn)的時間,帶著一把精鑄的鋼鉆就上了山。村民都為他惋惜,說這么一個好小伙,就要白白的送命了。
小伙子一進(jìn)山,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塊大巖石,果然沒看到那個妖女。他忙用帶來的精鋼鉆把巖石打了三個大洞,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雄黃酒往里邊一灌,盡散了蜈蚣精的妖法,以免她變成龐大的精怪,到時候就難以對付。然后他再用一個長夾子,從巖洞中慢慢地夾出一只巨大的紅色蜈蚣來,隨即往旁邊備好的千年樟木炭火里一扔,只聽見一陣劈劈啪啪的響聲,一股紅煙升起,蜈蚣精便被火化成灰了。
小伙子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和無比的勇氣,滅掉了妖孽,為那個村里的和平、安寧立了大功,從此,村民們又過上了幸福和美的生活。
犀牛
關(guān)于天門山上另外一種奇物的傳說,那就是犀牛了。此犀??刹皇且话愕南?,而是一只可以興風(fēng)作浪、吞云吐霧的犀牛精。
相傳,在天門山西北部,仙人溪和麻子坪溪的匯合處有一處巖壁。巖壁下面有一池清潭,潭水深可達(dá)五米許,水色碧綠,清瑩可愛??墒遣恢缽氖裁磿r候起,潭中就盤踞了一只烏青的大犀牛,常駐其中,占水為王。這只笨重的大犀牛常在水中攪渾,在外面透透氣后,又會回到潭中大鬧一番,玩?zhèn)€痛快,也因此潭水打那以后便不見碧綠,更不用說清瑩可愛了。潭水常年墨黑一片,而且中間夾著很重的腥葷氣息,讓聞到的人都忍不住想作嘔。
常言道,萬物皆有靈,巨者化成精。這只巨大的黑犀牛就是一只早已錘煉成精的妖物。每當(dāng)天氣開始變化的時候,它就在潭中興云吐霧,弄的天地一片混沌,渺茫,有時候,整個天都變得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如果遇到那些十分迷信的鄉(xiāng)民,帶著三牲五畜、錢燭香紙等來潭邊叩拜祭祀的時候,它便弄的天空烏云密布,頃刻大雨傾盆。有時,甚至讓雨給持續(xù)個三五天的,繼而引發(fā)山洪大澇。一時間危害鄉(xiāng)里,人人俱是又驚又怕。如果有路過的山民撞見了它在潭中大鬧,那些可憐的人們便被它施以邪術(shù),回家就生大病而亡。更因為有這只大犀牛的棲息,上游的沙石都不能落入潭里,帶到下游去,導(dǎo)致上游直接泥沙淤積,水位上漲,有些水道不通。
鄉(xiāng)里人都想把這只大犀牛精除之而后快!可是誰也沒有這個膽量,有膽量的人也都沒這個本事。直到有一天,有幾個鄉(xiāng)民偶然發(fā)現(xiàn),這個大黑犀牛的身體一動不動的漂浮在潭面上,而且看起來像是突然暴亡的,一潭潭水被攪的亂七八糟越發(fā)混濁。鄉(xiāng)親們都聚到了一塊,齊心合力把這只大犀牛精從深潭中給弄了出來,又除盡了那潭腥臭難聞的臟水。慢慢的,潭水恢復(fù)了往昔的明凈和安寧,村民也恢復(fù)了平靜和快樂的生活。
后來,有人猜測,那只犀??赡苁潜槐人鼜姷亩拘印⒍掘隍冀o弄死的;也有人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把這只大犀牛精的魂收上了天庭,不再讓它作惡,再為害人間了。反正最后是眾說紛紜,而深潭中卻倒是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什么怪物了。
- 上一條:“五一”小長假連歇三天不調(diào)休 高速路免費通行
- 下一條:張家界娃娃魚面